与野生动物亲密自拍?看似画面和谐,实则互相伤害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近日,有网友在草原游玩时晒出手持鼠兔的照片,引发热议。鼠兔外形酷似兔子,身型小若老鼠,两只小爪垂在胸前,张嘴时露出门牙,凭借“萌蠢”、喜感十足的形象获得了不少网友的喜爱。有人却动起了歪心思,将其视为招徕游客的猎奇手段、流量密码,网络上一度出现抓鼠兔的体验攻略。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鼠疫防治科的工作人员提醒,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出现过因玩耍高原鼠兔感染鼠疫的病例,近距离接触有感染鼠疫危险,鼠疫防控指南明确禁止接触和投喂鼠兔。
图源网络
社交媒体刺激着人们的好奇心和分享欲,走在路上偶遇憨态可掬的小生灵,总有人忍不住摸一摸、抱一抱,顺便拍照分享到社交平台上秀一秀。但这样的合照看似亲密和谐,实则是对双方的伤害。据世界动物保护协会统计,2014年以来,社交媒体上用户和野生动物自拍的照片增长了290%以上,其中四成拍摄者存在拥抱、抓握动物或其它不恰当的举动。研究表明,野生动物与人过多“亲密自拍”会造成其身体和情感上的压力,扰乱进食和繁殖习惯,甚至降低出生率。
可见,对待野生动物应摒弃“宠物心态”,更不能把它们当作拍照的道具,为了社交媒体上的点赞量不惜对它们造成伤害。随着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改善,走进自然、亲近自然的观念日渐深入人心,人们与野生动物近距离接触的机会也越来越多,但接触一定要把握好距离和分寸。早在2010年7月,原国家林业局印发的《进一步规范野生动物观赏展演行为》即要求,立即停止野生动物与观众零距离接触等各种不当行为。
纵观近年来游客与野生动植物合影引发的争议,缺乏知识储备导致的无心之失有之,哗众取宠博眼球的故意越界也不少。去年8月,一名网红主播在青海户外探险时发布视频,将一株濒危保护植物“水母雪兔子”连根拔起,令科学家痛心疾首,直言科考时都舍不得碰。珍稀动植物是无价之宝,可远观而不可亵玩。倡导普及亲近自然的正确打开方式,平台的作用不可或缺。在本次手持鼠兔拍照争议中,涉事平台已经清除了相关照片,并推送了“尊重自然规律,请与野生动物保持合理距离”等提示语,这样的做法在科普的同时,也能让更多用户在“出圈”冲动面前多几分对大自然的敬畏。
野生动物之所以“野生”,就在于它们最大程度上少受人类活动的影响。对野生动物保持关注、保持热爱的同时保持距离,某种意义上就是对它们最好的爱护。